信息工作交流|杨一伟:坚持履职为民 以社情民意信息赋能建设事业安全发展

信息来源:济南政协 发布日期:2025-04-30 21:43

编者按:

去年以来,全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取得新进展,信息采用数量和采用层次实现新提升。在日前召开的全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议上,8个单位和个人做了交流发言,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自经验做法和心得体会。现予推送,供学习参考。

坚持履职为民

以社情民意信息赋能建设事业安全发展

杨一伟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同时也是深耕建筑施工安全领域三十年的从业者,我深知肩上责任之重。多年来,我始终以“安全为民”为初心,将履职实践与行业安全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为建筑工友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以专业与担当书写政协委员的履职答卷。2024年度,我撰写的3篇信息均被全国政协采纳。

图片

一、家国情怀是履职为民的动力之源

政协委员的核心价值在于以家国情怀为底色,以人民福祉为追求。这份职责要求我们必须超越“小我”,以“大我”乃至“无我”的情怀直面社会问题。我始终将建筑施工安全作为履职的切入点,用专业知识服务民生。通过深入工地一线,我深刻体会到:唯有筑牢安全防线,才能真正守护千万家庭的幸福。因此,我所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都是聚焦行业痛点,特别是安全方面的问题隐患,从个性中找出共性,研究提出适合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的解决方案,推动防范事故隐患、填补制度漏洞,为行业安全筑起“防护墙”。比如,通过分析住建部、应急管理部近十年事故报告,发现高处坠落等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其根源多与标准滞后、执行偏差有关,背后折射出存在的制度空白,于是我就将这些内容作为信息选题的着力点,其中,针对建筑工地临时用电安全隐患,所撰写的信息推动了“三级漏电保护”标准落地;针对高处作业风险,通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倡导“生命线设置”纳入施工规范。

二、深入调研是夯实建议根基的有效途径

深入的调研是做好信息工作的基础,只有坚持扎根一线,倾听真实声音,并结合专业知识,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我常年深入施工现场,在与工人和管理者面对面交流中,注意捕捉安全隐患的细微之处。比如,在调研施工升降机事故时,发现“悬臂端过长和检查窗缺失”是事故频发的关键因素,由此提出增设检查窗、明确高度规范等建议。同时,整合官方统计数据、地方试点成效数据,加强对比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建议的科学性。

三、精心撰写是确保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篇高质量信息,不仅需要大量的事实依据,还需要精心撰写,增强可信度和说服力。在内容架构上,做到逻辑闭环,层次分明。在具体撰写中,构建“数据+案例+实践”的逻辑链条。比如,引用近五年升降机事故统计数据,结合某工地因违规操作导致的伤亡案例,直观揭示问题严重性,从而引出具体建议。在语言表达上,做到专业严谨,深入浅出。兼顾专业性与可读性,才能更好地实现“专家认可、决策者采纳、执行者落实”。在所提建议上,做到直击痛点,具体明确。社情民意信息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而非空谈现象,因此我始终坚持直击技术细节。在《建设工程生命线、拴挂点亟待普及》这一信息中,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将生命线设置纳入行业标准、编制安全图集、强化监管力度三条建议;这篇信息被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胡衡庐在全国政协干部培训中心授课时作为教学案例。

四、守护安全是政协委员履职担当的初心

作为建设行业的政协委员,撰写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不仅是履行委员职责,更是对生命安全的郑重护佑。我深刻感受到:细节处见真章。“螺栓检查窗”“安全带拴挂点”等微小改进,背后连着无数工人家庭的安危;唯有以工匠精神雕琢每一份信息,以钉钉子精神跟踪每一环落实,方能真正筑牢安全防线,实现从“纸上建言”到“地上平安”的跨越。

社情民意之重,重于千钧;安全发展之责,责在肩头。今后,我将始终发挥专业优势,厚植为民情怀,在政策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智慧与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庄严承诺。(作者系市政协委员、民革党员、市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南市委员会办公厅 © 2017 版权所有 www.jnzx.gov.cn

济南市历下区龙鼎大道1号龙奥大厦15层 邮编:250099

General Office, Jinan Committe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主办:济南市政协办公厅 承办:济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Design by ijntv.cn

鲁ICP备19000465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