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推进科技自主创新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济南市“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提出,要用好创新要素,加快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等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成为国内重要的科技成果策源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目前,济南市正在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依托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增强省会经济核心竞争力。五年来济南市各项科技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水平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4.85%,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五年来济南市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339家,其中国家级42家,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齐鲁制药董家基地齐鲁天和惠世有限公司里,他们研制生产的“邦达”无菌注射剂,已经让齐鲁制药成为我国唯一一家向日本出口无菌注射剂的企业。
日本对进口药品质量要求苛刻,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制药企业,都难以打开日本市场的大门。以无菌注射剂邦达为例,日本国家药典规定,这类药品在三年有效期内的含水量不得超过0.6%,而日本药品进口商则要求这一数字不超过0.2%,很多国家的制药企业只能望而却步。
齐鲁天和惠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马晓平:这个产品(含水量)降低0.1%都是比较困难的,它本身对水分就特别的敏感,所以生产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产品的生产设施设备上进行了改造,进行大量的技术公关,最终达到了日本方面的要求。
日本药品进口商不仅对产品质量有着要求严格,而且对产品外观也设定了重重限制。
目前,齐鲁制药的“邦达”无菌注射剂在日本市场上已经占到60%以上的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无菌混粉和制剂生产商,实现了对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
中国重汽是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近年来,企业一直把开发研制高品质绿色环保重卡作为发展重点。
根据中国重汽与巴西埃莱克·索尼克(电速)公司签订的合同,今年中国重汽将向巴西出口2000辆欧五重型卡车,首批出口400辆。据了解,欧五排放标准被誉为当前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排放目标是柴油车颗粒物排放量要比欧四标准减少80%,氮氧化合物减少20%,目前国内能够生产欧五重卡的企业为数不多,而能够大批量生产欧五重卡的只有中国重汽。
开发制造高品质绿色环保重卡,一直是中国重汽的重要战略目标,五年来中国重汽在欧五发动机的基础上,相继推出了天然气重卡发动机、曼技术天然气发动机,成为国内新能源重卡行业的领跑者,现在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推出了全国首台氢动力码头牵引车,填补了我国氢燃料卡车的空白。
在全球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加大的环境下,能够完全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的氢燃料电动汽车,被国际上公认为“终极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在这种大背景下,今年中国重汽自主研发研发的国内首台氢动力码头牵引车成功下线。
中国重汽设计制造的氢动力码头牵引车主要以氢气为燃料,动力电池作为辅助系统,通过3-5分钟的加氢操作即可充满氢气,避免了纯电动汽车长时间充电的问题。
科技创新方面,近年来济南市加强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海外科技孵化器全球布局。先后设立了德国斯图加特济南中德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中心、美国硅谷浪潮海外孵化器。
今年济南市又申报了海外企业研发机构10家、海外孵化器3家。同时,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智能制造大会暨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促进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共赢,不断推动济南智能制造创新升级,加快推动一批国外先进技术、科研成果来济转移转化。
天下泉城·济南新闻 记者 马海政 蒋涛 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