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济南市政协委员韩克的“两创”故事

信息来源:济南政协 发布日期:2023-07-13 20:48

7月11日,人民日报6版刊发文章《田野上,唱响青春之歌》,点赞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钢城区新阶层人士、钢城影协主席、省级非遗蟠龙梆子传承人韩克放歌乡村,服务乡亲,从农民工到剧团团长,从小舞台到大屏幕,从民间戏剧到文化产业,带领剧团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片

报道截图

据悉,此次人民日报专题报道是继2014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蟠龙梆子韩克工作以来的第二次报道。

图片

报道全文

放歌乡村,服务乡亲

农民工出身剧团团长救活地方戏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1日 第06版)

侯琳良

19年前的一顿散伙饭,韩克记忆犹新。2004年,莱芜市莱城区辛庄镇下陈村,蟠龙梆子剧团成员围在一起,酒喝了一杯又一杯。16岁的韩克热血沸腾,站起身碰杯酒:“我当团长,演下去!”

蟠龙梆子是传统剧种,有近300年历史,生旦净丑行当齐全,梆胡、琵琶、笙、二胡伴奏,唱腔婉转动听,在当地及周边流行。

韩克要当团长,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母亲。爷爷、父亲、叔叔很早离世,初中辍学的韩克到城里打工,慢慢扎下根,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不好好挣钱,跑回来唱戏?你咋想的?”母亲说。

彼时的剧团,可谓“一穷二白”:没经费,没服装,没设备。韩克骑自行车,往返80多里路,进城到工地干活补贴剧团。睡地板、吃冷饭,身边人都不理解。

演员接二连三退出,演出机会屈指可数,一场演出人均只挣5元……剧团难以为继,韩克依然坚持。

为何坚持?韩克说起一次经历:曾经在一个村庄演出,赶上大雨,村民冒雨观看,台上演员被热情感染,也冒雨演出。结束后,村民主动帮忙收拾道具,拉着演员的手盼剧团再来。村民的需要,正是剧团努力坚持下去的理由。

剧团生存的转机,源自韩克的一个大胆决定。2007年,韩克决定拍影视剧。一群人初中没毕业,双手长期拿锄头、挥锤子,居然想拍电视剧?

韩克和团员们下定决心。从开机、关机开始,还有拍摄、剪辑、作曲……一切从零起步。钱不够,剧团老艺人你五十、我一百凑。最终,4个月时间,一台家用DV拍摄,十几位农民演员参演,投资数千元,以韩克和戏班为创作原型,一部戏曲电视剧出炉。

蟠龙梆子搬上了银幕,其中一个片段,在网上流传,点击量达30多万。相关部门关注扶持,媒体深度聚焦。尝到甜头后,韩克再接再厉。从最开始音像出版发行到网上卖剧,“一部剧网上能卖到十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剧团造血功能增强,蟠龙梆子元素融入影视作品,传承蟠龙梆子艺术找到新路径。

一个草台班子,动静越来越大。韩克带领剧团成立影视公司,制作电视连续剧《二妮的山村梦》、院线电影《俺不是贫困户》、微电影《十五的月亮》等多部影视作品。其中蟠龙梆子作品走出国门,在智利、荷兰、西班牙等7个国家和地区入围电影节或展映。他们的作品先后获得中国电影家协会“优秀戏曲电影”、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艺术节主单元“最佳故事片”等荣誉。

从农民工到剧团团长,从小舞台到大屏幕,从民间戏剧到文化产业,韩克带领剧团走出了一条路。

济南市钢城区辛庄街道一处不起眼的农家院,正是剧团所在地。走进去转一圈,录音室、剪辑室、化妆间、小舞台一应俱全。练习的演员,身穿鲜艳戏服,走上戏台,举手投足,生动传神,唱腔婉转,余音绕梁。

“扎根农村,放歌乡村,服务家乡父老,是我们的荣光!”韩克望向戏台,深情地说。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南市委员会办公厅 © 2017 版权所有 www.jnzx.gov.cn

济南市历下区龙鼎大道1号龙奥大厦15层 邮编:250099

General Office, Jinan Committe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主办:济南市政协办公厅 承办:济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Design by ijntv.cn

鲁ICP备19000465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