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护 雷杰等3位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共话“一老一小”
3月11日,政协山东省委员会机关报联合日报刊发了一则题为《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护——3位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共话“一老一小”》的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济南市政协主席雷杰等3位住鲁全国政协委员 围绕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从不同角度建言支招。
“一老一小”问题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明确提出“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等。全国两会期间,雷杰、杨文、樊庆斌3位住鲁全国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建言支招,以期更好地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护。
雷杰 济南市政协主席
杨文 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
樊庆斌 郓城宋江武术学校校长、郓城水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居家养老呼唤适老化改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
“随着国家养老模式逐步健全,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为适龄人群提供了多样化的养老选择。”济南市政协主席雷杰委员调研了解到,由于居家养老贴近我国传统思维观念,目前仍有90% 的老年人以居家养老模式安度晚年。
雷杰表示,居家养老的先决条件是适宜老年人居住的生活环境,居家环境的适老化程度对老年人自我管理水平、 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成本控制及居家养老服务方案制定与实施等均有重要影响。
根据美国国家疾控中心报告显示,家中跌倒是美国老年人致死的第四大原因,在美国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发生跌倒,而大部分跌倒发生于老年人家中。
“对老年人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可降低居家养老服务风险,减少居家老年人跌倒及其他家庭意外事故的发生。”雷杰说,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后,与老年人活动能力不匹配的障碍减少,对降低居家养老服务风险,更大程度提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程度和居家养老服务品质都有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优质养老”。
雷杰建议,开展全国性的关于既有住宅区进行的适老化更新改造居民访谈与调查,汇总、分析各类既有住宅区老年居民对适老化改造的总体意愿和具体需求,为城市更新与建设过程中提高老年人的居住生活质量提供参考。同时选择部分省、市居民住宅作为试点,进行居家环境的适老化改造。65岁以上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丧偶老人,可凭户口本向社区提出申请,由社区工作人员评估后提出改造方案。
雷杰表示,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应结合考虑“适老化”需求,做好规划,并针对老年住房的数量、布局、规模、档次、结构以及产权等方面问题制定相应标准,养老住宅设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考虑老人的生活习惯,以及空巢老人与后代共同居住老人的不同需求,真正让居家养老安心舒心。幼教师资培养应该发力了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学前教育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杨文委员表示,孩子能否入读优质幼儿园,直接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获得感。
在长期关注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杨文发现,幼教师资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增加优质学前教育供给,不仅有赖于硬件投入,更与幼教师资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由于历史原因和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幼教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杨文说,首先是幼教师资缺口大。《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幼教师资缺口至少在400万人以上。
“除了幼师人数不足,职前师资培养与岗位需求不能很好对接也是学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杨文在调研中发现,目前50%以上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一线岗位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杨文表示,幼儿园师资还存在着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由于有一定比例的教师未经过系统的学前专业教育,导致其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有较大偏差,有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小学化育儿倾向。”
“如何改善幼儿教师薪水低、社会地位偏低、职称晋升困难等问题,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幸福感,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杨文认为,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会对学前教育发展形成制约,进而影响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对此,杨文建议,首先要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计划,适度向学前教育专业、特别是优质学前教育专业倾斜,弥补幼教师资供与求严重失调的问题,缓解幼教师资的社会需求矛盾。同时,将公费师范生政策向办学规范、师资力量雄厚、社会认可度高的民办高校开放。
“另外,幼师从业水平的提升还需要完善的职后培训体系。”杨文建议,继续扩大现有幼师国培、省培的规模和覆盖率,鼓励更多具备条件的高校承接,并出台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搭建全国统一的幼师学习手机应用互动平台,促进幼教师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孩子上学接送难是大事
现在,不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县城、乡镇,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难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每天接送一到两个来回,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郓城宋江武术学校校长、郓城水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樊庆斌委员说,政府应当重视这个事情,把解决学龄前和小学生接送难的问题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大事来抓。 樊庆斌说,随着机动车辆越来越多,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了安全隐患。尤其是少年儿童,安全意识淡薄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不得不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
“现实却是孩子放学时间和父母上班时间冲突。”樊庆斌称,在这种情况下,低年级孩子上下学如何接送问题,增加了家长负担,成为困扰双职工家庭的头等大事。
樊庆斌表示,不接送孩子带来的是安全问题,接送孩子带来的是家长迟到早退违反工作纪律的问题。面对两难,以及价格不菲的保姆费用,许多家长只好请自己年事已高的父母帮忙接送。
“为了解决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接送难的问题,一些地方进行了探索,采取了错时放学、弹性离校、托管班等不同措施,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使问题有所缓解,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樊庆斌建议下大力气,从根本上发力。
“择校是造成学生接送难的原因之一。”樊庆斌建议均衡办学条件,对于幼儿园、小学,尽量做到师资力量均衡、硬件设施均衡、教育质量均衡,从根本上杜绝择校现象。
“同时,幼儿园、小学严格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缩小辐射半径,最大限度地节约学生的上学时间。”樊庆斌建议教育部门在充分调研并考虑群众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学校布局方案。
樊庆斌认为,政府应把接送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上学、放学列入公益事业,配备专门车辆负责接送。“建议有关部门联合采取措施,规划线路、确定站点、购置车辆。这些车可同时兼用于非学生接送时段的公交运营,适当增加收入以缓解资金投入压力,通过几年的过渡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学生接送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