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关键小事”很关键

信息来源:山东宣传 发布日期:2023-07-18 09:31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国家大事”是高楼大厦,“民生小事”就是垒起大厦的每一块砖石,正是这些“小事”关系着国家发展蓝图的绘就,关系着党与人民的鱼水深情。能否把人民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办好,检验的是干部对群众的感情和为民办事的能力。

摄影丨新华社李新义

以小见大,树立正确政绩观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群众工作事无巨细,小事多,琐事多,相比较“高高在上的大道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更直接影响着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当前,有少数领导干部做得出高瞻远瞩的宏大规划,却对拖延已久的民生小事嗤之以鼻,以“家务事”、村委会能处理等理由推脱责任,这种“错位”“跑偏”的政绩观本末倒置,影响的是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做群众工作,关键就要在“小”“细”“实”上下功夫,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虚假作风,做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到的实惠。

有时会听到群众反映,中央的决策是科学的,但到了基层执行起来却“变味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与其为了成绩单的“良貌”绞尽脑汁、夸大其实,不如恪守兢兢业业的“良心”,拿出切实有效的“良方”,杜绝“瞎忙”和追名逐利的“官老爷”做派,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气度与胸襟,争分夺秒将时间有效利用在为民服务上。

知己知彼,服务群众“零距离”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要想办好“关键小事”,就要牢记自己也是群众中的一员,自觉提高了解和融入群众的能力,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耐心、细心,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自觉主动地倾听人民心声,密切关注人民需要。倾听需耐心。群众反映的问题有热点重点,也有生活琐事,需要干部管控好情绪,磨练好耐心,用真诚、真挚、真切的态度,将群众的意见入耳、入脑、入心。倾听需细心。与其等群众找上门来,不如练就“千里眼”“顺风耳”,率先发觉困扰群众的疑难问题。一旦置身于“烟火气”,无论是村口、市场、学校还是上下班途中,都能听到最真实的诉求,这就需要干部锻造“无微不至”的本领,善于发现、记录和整理问题。

走进、亲近,做一个热情的“参与者”。要走进群众。不管是手握农具和劳动人民开沟种树,还是身穿矿工服与采矿工人唠家常、吃饺子,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自己当成群众的一员,和群众干在一起、想在一起。广大党员干部更应放低身段,参与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要亲近群众,“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怀着一颗仁爱之心亲近群众,才能对群众的安危冷暖感同身受。促膝谈心是亲近群众的第一步,和群众打交道必须“接地气”,选取朴实温暖、风趣幽默的语言,用“拉家常”的方式拉近距离。

灵活、鲜活,做一个朴实的“传播者”。党员干部要回应群众期待,解答群众的疑惑,就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做好对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搭建好群众与党和政府的“连心桥”。宣传要灵活,现在新媒体发展态势迅猛,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已成为重要阵地,干部要紧跟科技发展脚步,及时创新宣传手段,把镜头对准基层土壤,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新风正气,让群众感受到真切的“实惠”。宣传要鲜活,要让群众理解并享受政策红利,就要使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土语”,紧贴群众的实际利益,化繁为简、戒虚务实,把政策宣传和依法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图源丨上观新闻

“下马看花”,用脚丈量万里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办好民生“关键小事”离不开“全过程调研”,这既是一门“体力活儿”,又是一门“技术活儿”,需要干部既把脚“迈出去”,也要勤于思考,掌握科学的方法,保证调研质量。

“问”字当先,“实”字当前,做好调查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党员干部频下基层,扎根乡土,但在实际行动中有时也会出现“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合眼摸象”等问题,需要完善改进。要坚持“问”字当先,调研者的初心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防止“东碰西撞”,在做准备工作时就应将问题收集汇总,列好清单,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察。要坚持“实”字当前,调查理应实事求是,和群众打成一片,在乡土田野间问道、求真。

取精去粗,由浅入深,做好研究工作。调查工作好比“采花”,研究工作好比“酿蜜”。做研究须得有“解剖麻雀”的精神,“洞若观火”的细心,透过表象发现本质,将调查结果凝练成精华,以便“对症下药”。研究要取精去粗,调查搜集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仅是表征,要从中萃取出有效的信息,用关键处构成骨架,用细节丰满血肉。研究要由浅入深,调研结果最终要上升为决策部署,抓住实质尤为重要,干部要将理论融会贯通、成“竹”在胸,同基层调研所得材料中的实情相结合,形成专项方案。

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把“标尺”交给群众。群众中有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的专家学者,有把一门技术做到极致的工人,有用双脚丈量高天厚土的农民等,“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只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再磅礴的“汪洋大海”也不难渡过。要问计于民,培养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品质,自觉拜人民为师,通过访问座谈、问卷调查、意见征集等,主动到人民群众中寻找解开答案的“金钥匙”。要问效于民,调研成果、解决问题的实效好坏要由群众评判,通过群众反馈全面及时了解群众感受和诉求,有针对性地改进方案。

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干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与期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做群众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人民群众的“小事”就是至关重要的“大事”,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是一份永远没有尾页的“考卷”,唯有“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以汗水育沃土,以诚心暖民心。

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ID:sdxcweixin)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南市委员会办公厅 © 2017 版权所有 www.jnzx.gov.cn

济南市历下区龙鼎大道1号龙奥大厦15层 邮编:250099

General Office, Jinan Committe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主办:济南市政协办公厅 承办:济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Design by ijntv.cn

鲁ICP备19000465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