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转换,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

信息来源:联合日报 发布日期:2018-07-26 09:10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新旧动能转换动力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我省一些地市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新旧动能转换动力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国内有关省市有哪些经验做法可以学习借鉴?今年5月下旬和6月中旬,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委员、邀请相关部门专家和学者,组成调研组分赴省内德州、滨州、东营三市和贵州、重庆开展专题调研,探寻新旧动能转换动力之源。今天,联合日报刊发专题调研上篇,“山东政协”微信公众号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创新驱动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企业是实施科技创新的主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企业最敏感,也最具积极性。5月下旬,省政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新旧动能转换动力”专题调研组到德州、滨州、东营调研,了解三地创新驱动实施情况,走进工厂、园区了解科技兴企之路。

“20年前,我们成立了滨州第一家出租汽车企业,当时选择的是新动能;今年,我们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依靠科技创新,把卖出去的车互联互通,建设了大数据平台,创建‘云享数据’,又是新动能。”调研组在滨州召开座谈会时,该市政协委员肖文君说起企业发展之路,科技与创新两个词出现的频率最多。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抓住技术变革,实施创新驱动,把传统的交通与车辆资源,导入到大数据平台,找到了新动能。”肖文君说。

在滨州,委员们了解到,以粮食加工为主的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同样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2003年成立的中裕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打造了从田间到餐桌最完整的小麦全产业链;同时,革新与创新共同发力,通过产业融合,打造了生态养殖产业、便利商超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推进了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滨州市政协委员张志军介绍说。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近年来兴起的创新创业园区成为实施创新驱动的主阵地,承担着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的作用。

德州市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位于德州东部城区核心区,总投资超过10亿元,一期工程建成了产品中试区,已有10个项目入驻;二期科研孵化区已有6家孵化机构、60余家企业入驻;三期计划建设京津冀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全部建成后,通过打造科研孵化、产品中试和生活服务三大功能区,把园区建设成为一个集研发办公、孵化加速、商业配套于一体的综合型科技洼地。”德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毛福杰介绍说,目前中元科技创业园由高创中心负责运营,所有入园项目都符合高层次人才、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的“三高要素”。

德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德州市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目前全市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达到102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75家,入孵创新创业团队达到1000个,以中元创新创业园、德州高新区中央创新区、齐河中关村海淀科技园三大创新平台为主体,构建起了功能配套、政策配套、服务配套、管理配套和措施配套的科技创新创业综合体。

在东营,委员们了解到,2017年该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705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98家,其中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5家。

“东营市按照推进中小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科技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跃升,高新技术企业向科技领军企业跨越的思路,分层实施‘雏鹰’‘瞪羚’‘跃升’计划,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东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驱动成绩令人欣喜,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大多数企业以传统产业为主,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不足;很多企业有转型变革的动力,但缺乏实现变革的推力;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现状。”东营市政协委员、山东天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管耀梅身在企业,对企业面临的创新难题最清楚。

省政协委员、济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王孝红也有同感,他说,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缺口大,科研机构建设无法满足创新需求。“以东营市为例,科技人才总量仅为济南、青岛的四分之一,院士、‘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泰山学者等高端人才匮乏。”

王孝红建议,以重点科技创新企业为核心,建立市场主导、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协同创新。

针对传统产业创新不足,特邀专家、济南大学第三方评估研究院院长朱孔来建议,运用新兴产业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以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形成新动能,实现“老树发新芽”。

省政协常委、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郭建磊建议,要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的主体。同时,要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动能转换支撑力。“本次调研内引外联,边看边议,学研结合,对于建言新旧动能转换动力提供了诸多启示。”郭建磊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济南市委员会办公厅 © 2017 版权所有 www.jnzx.gov.cn

济南市历下区龙鼎大道1号龙奥大厦15层 邮编:250099

General Office, Jinan Committe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主办:济南市政协办公厅 承办:济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Design by ijntv.cn

鲁ICP备19000465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