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数据 保障市场公平 济南市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成“放管服”改革有力抓手
济南市工商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借助该市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实现了执法人员、检查对象和检查事项“三个全覆盖”,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并公示抽查结果,避免人情检查、任性监管,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共有260家单位应用该平台的“双随机”抽查系统,录入“双随机”事项清单2314项、抽查人员7324人,建立抽查主体库1243个,发布“双随机”抽查实施细则248个,实施抽查任务638次。
为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济南市工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牵头建设全市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平台集证照衔接、协同监管、信用惩戒等21项功能于一体,监管数据量大质优,应用单位数多面广,大归集、全覆盖、大监管、严惩戒的事中事后监管格局初步形成,成为“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抓手,受到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督查组的高度好评。
五库连通,唤醒沉睡数据。该市建成“市场主体库”“社会组织库”“事业单位库”“行政机关库”和“非标准主体库”,归集了121.5万户市场主体、3558家社会组织、3894家事业单位、1766家行政机关、26万非标准主体的法人基础信息,并将这些数据相互对比验证,纠错80余万个,让有效数据“活”起来。
着眼服务,整合零碎信息。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济南市优化发展环境政策措施碎片化、落地不足的现象,对各类惠企政策措施进行系统集成,便于企业查询使用,解决政策送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另外,平台通过公示市场准入诚信状况,消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问题,优化了营商环境。
简化流程,降低制度成本。利用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归集的海量数据和强大的组合查询、统计导出功能,有效减少了重复提交申请材料和证明文件的现象,切实解决了需要跨部门协调信息、多系统调取数据等问题。
强化监管,保障市场公平。济南市工商局落实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在“拆违拆临”工作中,将违法违章建筑地址直接认定为禁止工商登记区域;在产业引导资金使用和项目申报工作中,对受到行政处罚的失信企业取消财政补贴、政策扶持资格,确保奖优罚劣。
全景呈现,防范潜在风险。济南市工商局将市场主体多方面信息统一归集,有效形成市场主体的全景多维画像。随着数据体量的增大,平台将以最快速度察觉到每一个行业的异动,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以“秒”计,对未来进行科学预测,增强防范经济潜在风险能力。
此外,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济南市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信息已成为判断或认定社会救助家庭成员身份、收入和财产的重要参考数据,为实施社会救助动态管理、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该平台还具备数据即时核查、疑似信息即时复查功能,整体核查反馈时间由1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该平台建设至今,共核查社会救助家庭成员和退役士兵54万余人,反馈疑似信息22859次。